中國電視-持續關注:《詩畫中國》丹青飄逸,筆墨縱橫
11/14/2022








 

《詩畫中國》以“詩畫合璧”的獨特視角打破了不同藝術形態的鑒賞界限,用更為生動浪漫的方式傳遞跨越時間長河,流傳至今的優秀傳統文化魅力。《中國電視》之《持續關注》板塊邀您收看《詩畫中國》第七期,在《清人畫胤禛耕織圖》冊、《黃鶴樓圖》軸、《竹林撥阮圖》頁等七幅傳世畫作中,感受中國古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生命的思考,品味中華文明曆史長河中的文化積澱。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有著幾千年農耕曆史的中國人,對土地懷有熾烈的情感,無數詩畫佳作也記錄著中華兒女對土地深沉的熱愛。
 

開卷人鳳凰傳奇帶來的《清人畫胤禛耕織圖》冊便描繪了人們耕田犁地、播種插秧、采桑育蠶、剪裁成衣等場景,小小的46開畫頁濃縮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農耕文明。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中國的黃鶴樓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樓”之稱,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在黃鶴樓留下了諸多千古名篇,明代(約14-17世紀)畫家安正文也用高超的界畫技法,描繪了黃鶴樓氣勢恢宏的身影。開卷人任賢齊回到故鄉武漢,用歌聲入畫《黃鶴樓圖》軸,唱出黃鶴樓的雄偉氣勢和對故鄉的眷戀。
 

“掩抑複淒清,非琴不是箏。”中國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和令狐僕射小飲聽阮鹹》描述了阮的動聽樂聲,令人產生無限遐想。中阮演奏家馮滿天與演員吳京安作為開卷人將共同帶來南宋畫作《竹林撥阮圖》頁,二人攜手演員梁國棟,以戲劇表演的形式還原畫中場景。同時該表演還創新地融入現代演奏,古今相和,仿佛進行了一場穿越千百年的音樂對話。此番古調新彈,不僅讓大眾感受到了阮這一民族樂器的獨特音樂魅力,更賦予了中國傳統文化鮮活的生命力。
 

《中國電視》邀您收看《詩畫中國》更多精彩內容:

 https://yspapp.cn/wY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