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文明或宗教之間能否相互理解

楊深
9/5/2006


阿克塞爾羅德在總結這場別開生面的計算機模擬生態演化競賽時指出﹕“‘一報還一報’在這場競賽中取勝,並不是通過打敗其他選手,而是通過激發其他選手採取對雙方都有好處的行動。……在一個非零和的世界上,……只要你想自己過得好,那麼最好是讓他們(其他選手)每個人都過得和你一樣好或者比你還強一點兒。嫉妒其他選手的成功毫無意義,因為在一個長期反復的囚徒疑難中,他人的成功實際上是使你自己過得好的一個前提條件。”(道格拉斯‧R.霍夫施塔特﹕《囚徒疑難計算機競賽提示合作如何進化》,載於《科學美國人》1983年第5期,第19頁)因此,合作互惠或雙贏不僅是最好的生存戰略,而且是生命和社會進化的必然結果和未來方向。正如阿克塞爾羅德所說﹕“社會進化的齒輪具有一種棘輪機構。”

這幾場計算機模擬競賽的倫理意義是非常明顯的,“一報還一報”的四個特征分別代表了幾個基本的倫理原則﹕1、善良性即願意開創合作並以合作回報合作,這是維系互利互惠關系的最重要的倫理原則;2、可激怒性代表正義的報復,這是懲罰非法侵害和維護公正的重要手段;3、寬恕性代表有限報復,這是有助於防止對抗升級和循環報復以及恢復合作關系的輔助性手段;4、明確性的意義在於清楚明白地向對方發出適當的回應信號,以便促進相互理解,從而形成互利互惠的良性互動,同時盡量防止誤解和相互侵害。前三個原則可以歸結為合作與正義,它們屬於倫理學上的規範性原則;最後一個原則屬於信息溝通方面的原則,它對於不同文明或宗教之間能否相互理解並做出適當反應具有特殊的意義。這些倫理原則雖然簡單,但是我們不能不承認它們具有相當強的理論說服力和實踐優越性,尤其重要的是,它可以成為一種擺脫了任何特定文明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傳統的特殊性的普遍適用的基本倫理學。人類在幾千年的文明史中都是以試驗-錯誤的經驗方法在黑暗和痛苦錯誤的經驗方法在黑暗和痛苦中摸索,雖然世界上各個文明中心遠在軸心時代已經分別制定了一些寶貴的倫理原則,如猶太教、基督教、儒家、道家、佛教和伊斯蘭教的倫理,但是由於人生經驗所固有的短暫性、偶然性和不完全性以及各個文明形成條件和歷史傳統的特殊性,以致直到當代人們仍然處於無所適從的倫理困惑之中。

令人欣喜的是,當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尤其是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改進,為我們利用它來研究人類所面臨的包括倫理問題在內的各種問題提供了強大而高速的新手段,使我們可以在短短的幾小時裏走完人類數千年的探索歷程,得出一些更加全面和令人信服的倫理結論。我們可以自信地說,這種以合作與正義為主要原則的基本倫理學是可以實現道德與利益統一的功利主義倫理學,而不是道德與利益分裂的禁欲主義倫理學;它是克服了利己與利他之間的內在矛盾從而使兩者相結合的倫理學,而不是利己主義與利他主義相對立的倫理學;它是切實可行而又名副其實的雙贏倫理學,而不是此消彼長、恃強凌弱的倫理學;它是超越了各個文明特殊性的普世性倫理學,而不是狹隘的和排他的單一文明或宗教的倫理學;它是真正符合現代人的正義觀念的現世現報的倫理學,而不是來世補償的倫理學。即使不依靠宗教關於下地獄的可怕威脅以及永恆得救升入天國的許諾,這種倫理學仍然可以說服人們表現出誠信合作的道德行為,因為這種於他人有利的行為同時也有利於自己。

相關訊息
教會發展大趨勢 (3) -- 愛心事工吸引人留下來
中美合作,是最好的國際維和組合
The Bible Code
重建社區價值的運動
《2006年9月2--8日網上崇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