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旋風般走訪中東之後,黎巴嫩南部部署國際維和部隊的行動正式展開。法國因為是安理會停火協議的草案起草國家,也是維和部隊的領頭者,自然帶頭出兵兩千五百人參與維和,這是殖民時代結束之後,法國向中東派駐最大規模的軍隊。雖然美國也是協議發起國家之一,但美軍實在不受歡迎,所以只能讓賢。
義大利出兵之後,德國也會出兵,加上日本在伊拉克的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德日意同盟國,如今都走出敗戰的陰影,再次走向世界。
但是,令人擔心的是,日本在首相繼續參拜靖國神社,對過去侵略戰爭百般抵賴,肆意扭曲歷史的前提下,太陽旗重新飄洋過海,讓許多過去戰爭的受害者產生恐懼;而德國因為對希特勒法西斯帝國的罪惡反省徹底,國際社會對德軍走出海外倒沒有什麼顧慮,但在二戰的歲月裏,畢竟是德軍(主要是蓋世太保)執行了希特勒屠殺數百萬猶太人的命令,一旦在以黎邊境以色列軍隊萬一跟維和部隊產生摩擦,以軍德軍相遇,會產生怎樣的“化學作用”,也沒有人可以預測。除了西方國家,世界最大的回教國家印尼,也堅決要求參與維和部隊,這導致維和部隊本身,也充滿著許多變數。至於加拿大,對要不要出兵,各政黨主張不一,莫衷一是。
其實,最簡單的維和部隊模式,應該是聯合國為主導單位,美國為主要出錢國家,中國為主要出兵國家。何以如此說,理由很簡單。在當今國際社會,美國是全球唯一超強,最喜歡做世界員警,但又最不受人歡迎。當初伊拉克獨裁強人侯賽因出兵吞併科威特,基地組織領袖賓拉登向沙地阿拉伯提出帶兵抗擊侯賽因,結果沒有被接納,沙地反而要求老布希出兵,但當美軍踏上麥加等伊斯蘭聖地後,激起了賓拉登的憤怒,從而埋下了九一一恐怖襲擊美國的仇恨種子。
因此,美國干預世界事務,在某種程度上是維持國際社會穩定的必然舉措,但美國出兵,常常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而美國兵死了一些,白宮就要承受國內反戰勢力的重大壓力。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出錢,出訓練經費,而由中國出人,是最好的合作模式。中國是世界上崛起最快的國家,有全球人數最多的陸軍兵員,再加上中國過去有過受帝國主義欺負的歷史經驗和內戰的痛苦記憶,懂得當今落後國家的困難,中國在世界事務中常常站在發展中國家的立場上,容易受到落後國家的信任和支持,如果由中國軍人組成維和部隊,無論在非洲還是中東,受到各方攻擊的可能性比美軍,比英法德意日的軍隊都會來的低。同時,中國軍人的待遇同世界其他強國和先進國家比較,還是相當偏低的,因此自願報名參加待遇較高的國際維和部隊,對士兵本人來說,也是具有較大吸引力的,而中國軍人對犧牲負傷的承受能力,也比美軍和其他國家的軍人高很多。
由此可見,在當今的國際事務中,美中合作具有最大的互補性,也能互相制約,從而起到國際維和部隊最能起到的維和效果。美中配合,為世界和平作貢獻,要比美中各自形成陣營冷戰熱戰,引發世界動盪要好處多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