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 and Share   
 
谭工专栏:符合時代要求的彈性工作時間制度
9/3/2006


彈性工作時間制度的催生是上下班交通擁擠的問題。但近二十五年過去了,今天迫使許多企業采用彈性制度的原因已經不一定是交通問題了,其原因呈現出現代的特點﹕一是婦女參加工作大增。職業婦女人數現在已達六千一百万人,占工作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六,這以三十年前的美國家庭傳統,丈夫一人外出工作,婦女照顧家庭的情形相較,完全是另一個世界。而雙親外出工作,在學小孩的照顧,必然使得婦女更趨於選擇彈性工作時間表。如果更多的企業采取彈性工作時間制度,外出工作的媽媽的比例有可能從目前的七成繼續攀升。

二是單親家庭的數量上升。据1995年德人口調查局的數据顯示,七成的單身婦女和五成五的單身男人,獨自撫養小孩,這也是許多人要求彈性工作時間,以應付家庭的需要,尤其是那些小孩還在中、小學的單親家庭。

三是隨著社會中老人的增加,照顧老人的需要增加。据統計,全美需家人照顧的老人或殘疾人共有四百多万人。共有七百万人,每周需花上十七小時去照顧這些家人。

正是這几個原因,使得采取彈性時間制度不單是一种職工福利,甚至是保持職工不致流失的一种手段。已經從職工的單向獲利,成為職工与公司雙向獲利。1990年,百分之十五的員工使用彈性工作時間制度,而到了1997年,這個比例上升到百分之二十八,共有二千五百万人在用彈性工作時間制度。

如果公司不采用彈性工作時間制度,員工在遇上家人有事,必須處理時,如,看醫生,學校的家長會等等,就只能臨時請事假或是病假了。据COMMERCE CLEARG HOUSE (CCH)的調查發現, 1998年員工不上班的情形中, 近39%是臨時請假, 比1997年上升25%,其中四分之一情形是由於家庭的原因,据CCH的估計,員工缺席造成的公司成本為$757,而且這個成本是逐年上升的。反之如果員工有彈性時間,則可減少損失。

不管雇主喜不喜歡,緊缺的勞工市場和失去員工及員工缺席造成的成本上升,使得采取彈性工作時間的企業越來越多。近年來,一些企業發現如果他們要保住人才,就必須采取彈性工作時間制度,這樣公司才不會因員工想上學或是加入創立网絡公司而辭去原職。因為唯一可以与DOT COM對抗的股票選擇權對抗的只有彈性工作時間了。

當然公司仍然必須視具体的情況制定符合實際的制度,才能使公司真正獲利,如下是几种可以參考的例子﹕

必須划定可以參加彈性時間的員工,一般而言,工作越是獨立的,越有彈性,而完全依賴他人的員工,則有一定的限制。

必須划定不可以使用彈性時間的季節。

必須划定每天的彈性時段,比如規定每天的時段為早上七時至晚上七時等等。

任何彈性時間表在某一段時期內必須相對固定,并讓員工張貼時間表在辦公室上﹔

盡量使員工將休假和補休的日程交給上級主管備案,不至於所有的員工同時休假﹔

必須在員工中培養以完成工作為導向的工作觀,而不是以做了多長時間工作為導向的工作觀,雖然工作的薪水是依据時間計算,但仍然要以完成工作來作為評估的目標,如果員工更多注意在完成工作上,彈性工作時間將發揮更大的功效。

必須定期評估結果,評估的方向是以業績為主,如果采取彈性時間后,員工完成任務的情況并不比不采取時要差,則表明彈性工作時間制度是行之有效的。

相關訊息
开心笑一笑:再说一次
《2006年9月2--8日網上崇拜》 (2)
《2006年9月2--8日網上崇拜》 (1)
天主教在吸引拉丁裔信徒上輸給基督教
網上主日學: 哥林多前書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