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 and Share   
 
从以色列到日本 (1)

丁果
7/31/2006


以色列黎巴嫩冲突加深,美国虽然表态支持以色列,但却不插手战事,这当然是因为美国被伊拉克拖住手脚,无力过多参与区域冲突,但也从另外角度说明,美国觉得还是打代理人战争最为合算便宜。

同样道理,北韩拒绝执行联合国决议案,美国也不会出兵挑起战端,相反,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则放言,将会发动先发制人的攻击,摧毁北韩飞弹基地。由此可见,日本已经开始积极要求扮演“东亚以色列“的角色,代美国来打棘手的区域局部战争,在这过程中,使日本完成核子化的军事大国美梦。这就对北京的亚洲尤其是东亚战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北京总是将美日视为一体,还有台湾问题的纠葛,中国总是不由自主把自己放在与美国对峙的地位上,而中国人对汉唐盛世再现的历史憧憬,以及海内外那种不满美国而希望中国与之抗衡的心态,也促使中国在表面上持续对美国“韬光养晦”的邓小平政策,但从实际操作上却是与美国针锋相对,而日本成了第二位的对手。

但是,这种与美国抗衡的思路,正在扼杀中国成为亚洲区域大国的最佳时机。此时的中国,应该首先完成亚洲第一大国的战略目标,把日本挤出竞争的行列,而这需要美国的认同与合作。在完成成为区域大国的目标之后,就自然可以与美国“争领风骚”了。

根据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的理论,美国维持世界第一超强的战略架构,是与区域第一或者第二强国合作,形成区域的安全体系,来遏制对美国全球战略地位的挑战。

在欧洲,因为欧盟的成立以及俄罗斯力量的消退,北约东扩已成现实,对俄罗斯的软性包围已经形成,欧洲的地区性危机可以随时被克服,美国的战略利益不可能遭受根本性的挑战。


相關訊息
开心笑一笑:给老板提意见
電子灣是如何練就這一絕招的呢?
身心靈醫治的四十天禱告 (24) : 賜平安的神
《2006年7月29-8月04日網上崇拜》 (1)
網上主日學: 哥林多前書 第一章十到十七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