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 and Share   
 
企業主的性格與企業行為 (1)
7/26/2006


企業主與企業文化

星羅棋布般遍及全美的小型企業,其員工人數大部分都在2至25位之間。這些企業對市場的触角並不遠也不深,但是他們卻是大企業產品的中間轉運站和市場。

常言道,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有人敢做敢為,有人瞻前顧後,下不了決心。這就決定了誰可以在關鍵時刻把握到機會,從而取得成功。企業也是一樣,有的企業思想前衛,大膽開創,因而發展迅猛,市場擴大,但也由於其大膽,忽略了周邊的關係,因此触動眾怒,遭群起而攻之。比如微軟公司的企業文化是鼓勵個人開創,不顧傳統,從而使整個企業長成巨人,但同時卻遭周邊同行和政府的圍攻,其後果是企業雖不被解體,但也得賠上一大筆錢。微軟公司自認為電腦社會已離不了它的“視窗”產品,而自行其道,直到被告到法院,才想起要回饋社會,雖趕緊大手筆地捐了許多錢,但終難挽回企業與社會之間的隔離感。因此可見,企業的性格往往決定了企業的發展。

企業的文化,或是形象說是企業性格的形成,對於時間久且規模大的企業來說是長期和複雜的,且需經由多次的變化。但是就其基本來看,企業的文化都脫不了與企業創建者的性格本色的關聯。

小型企業主的五種性格

小型企業主的性格與企業的行為如此密切,引起主流商業對小型企業主的性格類型的興趣。因為那些依仗小型企業為市場的商家發現,盡管企業用盡全力想方設法進入市場的全部,卻不能如願,其原因之一就是小企業主的性格使小型企業不買他的帳。因此,更多的人想設法去認識小型企業主的性格。

有一家公司就這一問題對一千六百家員工人數從兩個到二十五個之間的小型企業的老闆作問卷調查,然後根据調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得出小型企業主的性格分為五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是理想型性格。這種性格的老闆佔調查人數的百分之二十四,是最大的群體,即屬這種性格的老闆佔大多數。理想型性格的老闆,總是認為自己的企業的產品或是提供的服務是最好的,他們或許認為“酒好不怕巷子深”,對於改進企業經營的細節不感興趣,也不想去探討,他們可能花极多的時間和資金在改進產品質量或是服務質量,因而這種企業集合了一群以開發產品為主的員工,也形成了一種“有才能走遍天下”的企業文化。

第二種性格類型是樂觀型,屬於這種性格的老闆佔百分之二十一。這種性格的老闆並不在乎企業能否擴大,是否在事業上做得比別人更大,老闆只注意一件事,就是賺到錢就可以了。只要盈利,就可以少工作一些時間,企業只要賺錢,維持現狀未嘗不可。在老闆的帶領下,其員工也養成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習慣,偶爾有野心的人進到這家企業,最後一定會鼻腫眼青地含恨離開。因為老闆不願打破現在的收支平衡且有盈余的穩當局面,來采納他的大膽進取計劃,“我才不會做‘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事呢”,老闆通常會在野心家員工離開後對他的員工作這類的解釋。

第三類的性格類型是工作狂類型。這種類型的老闆佔百分之二十。員工必須任勞任怨,不計報酬,老闆才會看重,光有小聰明,會出點子並不能得老闆賞識,反會被認為是光說不練,只會動嘴而已。而且員工必須小心翼翼,在工作的任何一個細節上都完美無缺。因為工作狂的老闆連下班後都會把公司的每一個細節都在腦中過濾,在這個性格的老闆的公司工作,員工最可能挨罵的時間是早晨上班的時間,因為老闆在昨晚臨睡時想出了員工做事未妥的細節。


相關訊息
新聞焦點: e-vangelist ---- e-福音傳教士
小型網絡公司的創業良策
开心笑一笑:邻居出门了
新聞焦點: 男人為何不上教堂
《2006年7月22--28日網上崇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