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 and Share   
 
小型網絡公司的創業良策

朱易
7/25/2006


小型企業向來是美國經濟中的主力和最有活力的部分,近年來大量出現的高科技小型企業有“三高”的特點。一是學歷高,即創業者幾乎都是從名校畢業的高材生﹔二是成本高,高科技企業的創業無論從技術、硬體的投入成本與普通企業之投入的比較要高太多了﹔三是標準高,高科技行業的產品標準高,企業與主流商業交往的程度也高。這三高幾乎都是新移民所沒有的,難怪一位從名校畢業的新創企業的創業者認為,現在是輪到土生的美國人的時候了。

不過,這並不表示新移民的創業就被關在朝气蓬勃的“新經濟”之外。如果新移民能夠在創業時繞過三高的創業門檻,則一樣可以在電子商務中佔有一定的市場,同樣可以與具有“三高”的企業一樣獲得成功。

首先是學歷高。有的新移民确實具有高的學歷,但由於不是美國本土的學位,而即使有美國本土的學歷,卻不是出於名校的話,也極難使極好的創業主意轉換成資本的投入和市場上的成功,新移民在考慮進入新經濟行業時,可以選擇進入應用新技術的行業。因為只有是技術性高的行業才需要學歷和名校的支持,才能在市場獲得信任,才會有人投資。如果采取技術的應用卻無需這种身份的認同。而網絡零售服務公司正是應用新技術的一种方式。曾受過良好教育的新移民,即使沒有本土的學位,但其受過的教育卻足以投入新技術應用的小型企業的創立。

二是成本高的解決。新技術公司,例如網絡公司,其硬件的投入成本高,即使是應用性的,硬件的投入至少要包括伺服器或中心機等,其價格不低,加上應用軟體,及其終端機周邊設備,在公司未開張之前都必須有先行的投入,這與傳統中的移民創業總是邊有收入邊投入的習慣相違,在沒有任何收入之前就投入大量的金錢,确實是不容易的。

不過由於市場競爭的結果,使得許多電腦公司提供網址的管理出租的服務,即通過聯線的方式,電腦公司負責網絡公司的硬體功能的運作,而網絡公司作為客戶租用該种服務。這有點象電話公司的業務。如此一來,公司可能在一開始並不一定要花大量的金錢來購買電腦伺服器和相應的硬體設備,同時也相應減少應用軟體的購買,而代之的是按月向電腦公司交服務費。對於初次投入網絡行業,尚無經濟的移民創業者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出處,因為網絡的生意可能要因時因事作一些調整,無論是產品或是服務的提供,還是投入的市場和規模,可能在企業上路後,都會有所調整,那麼如果相應的對硬體的要求有所改變的話,就可以簡單地改變租用服務的項目,這樣基本上不會出現浪費的情形,如果是自行配置硬體,就有可能隨著現實的發展不符於原計劃時,出現硬體不夠或是過剩,更可惜的是還有可能不适合的情況。

三是標準高。技術上的標準的花費與其程度成正比。但目前市場上的租用服務極為活躍,可以考慮租用,直到公司成型,市場穩定和產品成熟後,再開始購置自己的設備和技術,再從租用技術和技術人員過渡到擁有技術和技術人員。對於服務質量,一定要考慮從主流商業價值的角度出發,保持美國市場上可以接受的服務質量,以保住好不容易開拓的市場。對於企業與主流商業的關聯度,可以通過聘用相當程度的員工進行。如果產品標準,市場取向,一開始就與主流商業同步,進入主流市場的時間也就可以大大縮短。

在克服移民在新經濟創業中“三高”的天生不足,最難克服的是成本高,由於資金的不足,同時由於缺乏美國名校畢業的背景而缺乏取得與資本市場的聯系,造成無法籌到資本。因此,高投入的創業幾乎成為不可能。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電腦公司提供租用服務,使得移民可以繞過這一高成本的門檻了。隨著新的小型企業更多的是涉足電子商業的趨勢。借用大電腦公司設備進行網絡商業的現象將普及到如同現時企業租用電話公司的服務般普遍。

小型網絡公司的創立對於新移民來說,並不是不可能。如果在創業的三高門檻上成功地越過障礙,就必然進入收獲的寬闊之地。在這創業時期,扮演最關鍵的角色的,既不是學歷,也不是金錢,甚至不是人才,而是創業者對資訊的獲取是否及時和正确。


相關訊息
开心笑一笑:邻居出门了
看到自己從生命伸展台中走出來
新聞焦點: 男人為何不上教堂
身心靈醫治的四十天禱告 (23) -- 立約的血灑在身上
《2006年7月22--28日網上崇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