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 and Share   
 
新聞焦點: 男人為何不上教堂

朱易
7/22/2006


到了美國,很吃惊教堂林立,當進了教堂,就更吃惊,教堂里大多數人都是婦女,有的教堂占了80%以上,而婦女中,又以50-55歲的居多。

美國男人中基督徒的不少,但教堂里有如此大的性別差异,教堂里大多數人都是婦女,可見這些基督徒弟兄們并不愛上教會。

他們不上教會是否是他們對信仰不認真,還是有別的原因。不少教會工作者認為這是基督徒弟兄的靈命不如基督徒姐妹所導致的結果,許多教會每一次聚會,甚至是象神學研討會這种聚會,參加者大多數是女性,且以中年以上的女性為主。教會的事工也由姐妹們承擔大部分繁重的工作,的确讓人同意姐妹比弟兄离上帝更近。

隨著教會對婦女在教會中的地位的容忍的寬松,有更多的婦女進入教會的管理,階層甚至是女傳道人或女牧師,加上三分之二的會友為女性,教會這种女性化傾向就更為明顯。

教會女性化并非是當今的現象,歷史上也曾出現過。例如19世紀中葉,新英格蘭的教會三分之二的會友是婦女,而在1870年代,教會里的會友也是婦女為多數,當時的教會為了吸引弟兄回到教會,推動了一個名為“肌肉基督教”運動,顯然教會女性化太過明顯。這個運動的影響一直延至到1920年代。

1950年代,一位亞美尼亞來的基督徒,發現教會的一邊坐滿了婦女,一邊卻是大部分都空著,當時的亞美尼亞教會,男女分開坐,各坐一邊,于是他開始了全福會的事工,專門吸引男弟兄上教會。到了1990年代,另一股熱潮興起,“守諾者”以大型的弟兄聚會為號召,呼吁弟兄們重拾對上帝的愛和對家人的愛。

學者們發現,這一波又一波旨在吸引基督徒男士上教堂的運動,其效果是否長久,完全視教會是否會提供讓弟兄們能發揮力量的机會而定。歷史學家們發現,當教會的确需要弟兄的幫助,而這种幫助也只能是弟兄才能做到時,男士們就會在教堂中涌現,弟兄只有在感到他們在做事時,才會對上教堂感到适應。

當教堂里的活動只是唱詩歌,獻花和收奉獻時,基督徒男士漸漸就會失去上教堂的意愿,這种環境使他們与教堂疏遠,讓他們感到他們或許不屬于這种環境,雖然他們仍然信上帝,但對上教堂卻提不起勁頭來,除非教堂真正需要他們做些什么。

在美國,只要走進任何一間教堂,無論是那個民族的教堂,姐妹占大多數的現象,并不罕見,專家們擔心,這种現象,將影響到下一代的信仰。

許多教會的工作負擔,落在姐妹的肩上,她們比她們的先生花更多的時間在教會,其結果是,教會的活動更适合婦女參加,男人們更感到教堂不需要他們,他們當然就樂得在家, 或者加入一個專為弟兄設計的聚會。

歡迎在www.A1126.org論壇的回應版中發表您對本文的回應

相關訊息
《2006年7月22--28日網上崇拜》 (1)
哥林多前書一章四至九節: 感恩是一種敬拜
开心笑一笑:天气很特别
身心靈醫治的四十天禱告 (23) -- 立約的血灑在身上
Ghosts in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