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 and Share   
 
領袖訓練初級課程第十五課 領袖與安全感

李星沙牧師


領袖訓練初級課程第十五課 

領袖與安全感

上一課我們列出了十種神對領袖的考驗。我們也學習了要如何面對這些考驗。神通過這些考驗,使領導人在服事當中繼續成長,也變得更成熟,更合乎主用。

今天我們要探討一個領導人常有的毛病,這個毛病往往成了領導人的致命傷,輕微的,使他畏縮不前,自我封閉;嚴重的,甚至能使他身敗名裂,使教會蒙受虧損。這個毛病就是「缺乏安全感」。缺乏安全感是有效領導的最大阻礙。缺乏安全感的領導,是在情感上被捆綁的領導。有這種毛病的領導就像蒙著眼睛和綁著雙腿的人一樣,他們不能自由地移動,不能往目標直走,眼睛也看不到問題的所在。我要在這一課裡説明你認識自己是否有這方面的症狀,我要幫助你克服這一方面的問題。

我們首先要弄清楚的是,什麼是安全感?安全感在某些方面可以說是自信心,更廣義的說,應該是心理健康。作為一個教會領導,如果沒有安全感或者心理不健康,就等於是給自己找麻煩。


缺乏安全感的症狀

教會生活中,許多不幸的事件都是圍繞著缺乏安全感的領導而發生的。在教會裡,所謂的「領導災難」每個星期都會發生,而教會領導卻容易把這些問題歸咎於神學問題或教會事工運作上的問題。其實問題常常是出在領導人個人的毛病。

事實上,教會裡許多無法解決的問題都是因為缺乏安全感的領導人所引起的。缺乏安全感的症狀有好幾種不同的表現形式:諸如(1)逃避面對當前的處境;(2)缺乏道德勇氣;(3)當別人和自己的意見不合時,採取自衛的態度,執意為自己辯護;(4)當在自己領導的領域裡受到別人質疑的時候,拒絕執行領導的任務;(5)當面對困難時,無法堅守立場;(6)由於自己缺乏安全感,就只喜歡聽迎合自己意見的謊言。最後導致領導工作的失敗,自己毀了自己。

我認為這一課真的很關鍵,因為它牽涉到我們作為一個教會領導的內在生命。領導人在情感上的缺陷,對自己和對教會會有些什麼負面的影響,這個問題我們通常都不大談到,但卻是十分重要,因為有時候影響我們工作的,不是策略或是方法上的問題,也不是技術上的問題,甚至不是財政的問題,而是我們領導人內在生命的掙扎。

我記得我認識的一位教會的領導人,他是一個非常愛主,也非常忠心的傳道人。但是他自己一個人在教會裡服事得非常辛苦,過度勞累使他從原來很溫柔的個性變成非常暴躁,一點小事就大發脾氣,後來慢慢發展成憂鬱症,甚至有精神崩潰的現象。為什麼呢?因為他沒有安全感。教會並不是沒有請幫手協助他,減輕他的工作量,讓他可以把時間和精力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但問題是,過不多久,當那個幫手服事得漸漸上手的時候,這個傳道人就感受到承受了很大的壓力,覺得自己受到了幫手的威脅,於是開始排斥他,最後只得把幫手辭掉,回到自己一個人艱苦服事的困境裡。

另外一位我所認識的傳道人,他講道的恩賜、教導的恩賜、牧養關懷的恩賜、樣樣都是一流的,是非常優秀的一位傳道人。但是他沒有辦法在教會裡安定下來服事。每到一個教會帶領,過了不久就要離開。我不大明白為什麼這麼好的傳道人在教會裡不能久留,所以我就關心的問他到底問題出在那裡。他痛苦地跟我分享他的內心掙扎。他說,會眾使他感到有壓力,教會的執事會也讓他有壓力,他說每次開執事會的時候,也是他最痛苦、最恐懼的時刻。我聽了很吃驚,不禁問他說,這些和我們一起決定教會大小事情的同工們,竟然讓你感到恐懼?他說,是啊,執事會成員有些是很有學問的教授,有些是在事業上很有成就的人士,也有些是醫生,或是高科技的專業人才,跟他們談話讓我恐懼害怕。這個傳道人向我敞開心懷,說他面對這些會眾,自己覺得很自卑,沒有自信,沒有安全感。我覺得很可惜的是,他並不是因為講道不好,或者沒有牧者的愛心,而是因為他沒有戰勝自己的不安全感。在最後一個他服事的教會裡,弄得最糟糕,只帶領一年多,就因過度緊張而犯了嚴重的憂鬱症,晚上都要靠吃安眠藥才能勉強睡幾個鐘頭。最後也跟執事會一再摩擦而鬧僵了,不到兩年就終於撐不下去了,最終不得不離開那個教會,從此不敢再帶領教會。上面這兩個實例,讓我們體會到心理健康對教會領導人的影響有多大,安全感是每個教會領導人所必需具備的基本條件。
   

從外在行為中找出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怎麼能看出一個領導人缺乏安全感呢?以行為科學著作聞名全世界的作家丹尼爾•郭爾曼(Daniel Goleman)在他所著作的《最初的領導力》(「Primal Leadership」)和《情緒商數》(「Emotional Intelligence」)這兩本書裡提到了這一問題。他認為我們的「情商」和「智商」一樣的重要。情商是指情緒商數,而「智商」是指智力商數。這兩樣對人的身心健康一樣重要。郭爾曼在書裡記錄了一些領導如何常常對自己做了一些消極和不健康的行為模式而視若無睹。他們往往缺乏自我意識,為了讓自己感覺好受一些,不去面對自己的現實問題,反而作出了一些消極的行為。我們常常聽到某位領導鑄成了大錯或是生活中犯了不可思議的滔天大罪,我們不禁會問:這麼一個聰明人,怎麼有可能會犯這麼可怕的錯誤?答案是這樣的:他們在情感上的需要遠超過自己的理智和自己的品格。於是,他們不根據理智和道德來做決定,而是根據自己情感的缺失做出了決定,而這種決定往往是錯誤的。

讓我用一些美國統計的資料給你參考,你就會知道這個問題有多嚴重,這不只是在美國,我相信在中國也是一樣。
  1. 接受調查的 70%的傳道人說,自己現在的自我形象比剛進入事奉領域的時候還糟糕。這當然沒什麼奇怪,因為我們很多人開始時都有點理想主義,後來發現基督徒也是人,也有很多軟弱,教會內部也會有紛爭,甚至互相攻擊。自己沒有能力解決教會所有的問題,感覺上很不好受,因此就影響了自我形象。
  2. 90%的傳道人感到,對擺在前面的任務無能為力。覺得自己不能勝任。
  3. 95%的傳道人說自己沒有足夠的領導才華去達到教會的期待。
  4. 75%的傳道人說,他們有點害怕教會的平信徒同工(指執事同工)。
  5. 65%的傳道人說他們曾經在過去的兩個月裡認真考慮過離開事奉單位。
弟兄姊妹,請問這問題嚴重不嚴重?作為教會領導的你和我,豈可忽視這個問題?

老實說,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從我們的行為裡找出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但是我們卻看不到,因為我們刻意忽視它。通過自我防衛和轉移焦點,我們假裝它不存在。其實,我們不需要否認,也不需要覺得難堪,因為很多聖經裡面的屬靈領袖也跟我們一樣,為著某種共同的不安全感而掙扎,甚至失敗過。讓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一些寶貴的功課。

現在我要從聖經裡的一些實例舉出六種缺少安全感、以至於心理不健康的典型症狀,讓你參考對比。我要你對自己坦白敞開,看看自己身上有沒有類似的情況。讓我們從他們身上學到一些寶貴的功課。每種情況我都會用一段經文來建議解決的方法。

1.  攀比——我們常常拿自己和別人比較,用別人的成就來衡量自己,然後就自嘆不如,對自己產生懷疑,以至於對事情無法做出明智的的判斷和決定。我並不反對觀察別人的長處,學習倣傚。但是如果因此而失去自己的安全感,就成了問題。馬太福音20章講到葡萄園工人的比喻,生動地描繪出這個問題。園主清晨出去,雇了幾個工人,到了上午和中午時分,分別又再雇幾批工人,到傍晚的時候,再雇了當天最後一批工人。到了晚上發工錢的時候,僱主給最先來的工人和最後一批工人一樣的工資。於是那些先來的就埋怨僱主不公平。是啊,看上去好像不公平,因為他們把焦點放在與別人比較的前提上。攀比使他們失去心中的平安,其實他們已經得到本來主人跟他們所約定的工錢,並沒有被虧待。這種人通常有下面這三個症狀:

 (1)    過分在乎別人的狀況,以致忽略了神給自己的恩典。
 (2)    認為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耿耿於懷,滿腹牢騷。
 (3)    認為自己比別人更配得神的獎賞,判斷別人不應得到比自己更大的祝福。

這些問題出在領導人忽略了自己和他人在團隊裡的獨特角色。在聖經裡彼得就犯過這種錯誤。在約翰福音21:20當彼得看到他的夥伴約翰親密的跟著耶穌的時候,心裡的不安全感就生出來了。聖經這樣記載: 「彼得看見他,就問耶穌說:主啊,這人將來如何?耶穌對他說: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你跟從我吧!」(約21:21-22)耶穌責備彼得,因為他把自己與約翰攀比,產生不安全感。耶穌給他的妙方是:與你何干?不要管別人,不要與別人比較。

2.  索取賠償——覺得自己是個受害者,認為自己應該得到補償。當你攀比覺得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往往就以受害人自居,找出種種藉口,來作自我補償。這是因為我們不願意讓神在凡事上掌主權,而自行其道。舊約的雅各就有這種毛病。請參考創世紀27章-32章。雅各生來就有不安全感,因為他不是長子,沒有長子名分,於是就用各種欺騙的手段來「補償」自己。他用一碗湯來和哥哥以掃換取長子名分,後來又騙取了父親以撒的祝福。有趣的是,多年以後,在創世紀32章,雅各在毗努伊勒和神的使者摔交,那人問他叫什麼名字。難道天使不知道他的名字?當然不是。是因為雅各在自己的名字上,說了20年的謊。記得嗎,他在騙取父親祝福的時候,不是謊稱自己是以掃嗎?他一輩子用謊言騙取了很多東西。在這關鍵性的時刻,他決定說實話:我名叫雅各。聽聽天使對他說什麼?「你得勝了。」他不是被天使扭壞了大腿窩嗎?怎麼說得勝了呢?因為這時候他敢於承認自己是誰,雅各這名字翻出來就有抓住或是欺騙的意思。有趣的是,他現在雖然是成了瘸腿的,處於被動的地位,然而,因為他在神面前第一次坦白誠實,才真正開始自己與神同行的得勝的歷程。

我們常常想用自己的辦法或手段來得到成功,得到陞遷,而忽視神的主權和祝福。這種領導有三個共同的毛病:

(1)    圖謀如何勝過別人,並得到別人的讚賞。
(2)    為要得到自己認為應得的東西而採取非理性的行為。
(3)    為了獲得結果而可能墮入不誠實和欺詐之中。

弟兄姊妹,如果你有這種毛病的話,下面這段經文可以幫助你。

(大衛的詩。)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也不要向那行不義的生出嫉妒。因為他們如草快被割下,又如青菜快要枯乾。你當倚靠耶和華而行善,住在地上,以他的信實為糧;又要以耶和華為樂,他就將你心裡所求的賜給你。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他,他就必成全。 他要使你的公義如光發出,使你的公平明如正午。你當默然倚靠耶和華,耐性等候他;不要因那道路通達的和那惡謀成就的心懷不平。當止住怒氣,離棄忿怒;不要心懷不平,以致作惡。」(詩37:1-8)

3.  競爭——凡事都要表現得比別人突出。他們好像是在為競爭而工作,只盼望得到眾人的誇獎。別人有好成績時,不為他們高興,反而想著如何超過他們。凡事不是盡力而為,而是盡力超趕。聖經中路加福音十五章裡的浪子的哥哥就有這個毛病。仔細看看,這裡其實講到兩個浪子,除了弟弟,哥哥也是個浪子。弟弟離開了父親出走是外在的浪子,哥哥內心離開了他的父親,是內在的浪子。當他弟弟回家時,他並沒有歡喜快樂,因為他在內心與弟弟競爭。我們看看他的表現,29-32節,他處處計較,不知道感恩,嫉妒別人得到的榮譽,喜歡指責人、論斷人,他缺少愛心,驕傲,自我中心。父親怎麼對他說呢?「我這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是不是很有趣?哥哥已經擁有父親的一切所有,自己卻看不見這些,他心裡只想到弟弟這個時候得到的待遇好像超過他,讓他憤憤不平。這種人有下面三個毛病:

 (1)    在生活中斤斤計較。
 (2)    傾向於批評論斷。
 (3)    凡事要超越別人。

我要用加拉太6:4-5來幫助這一方面有問題的領導人:「各人應當察驗自己的行為;這樣,他所誇的就專在自己,不在別人了,因為各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我們每個人都要省察自己,對自己負責,更對神負責,而不是以他人為自己的行為標準。

4.  強迫症心理——這種人的驅動力是要得到別人的認同,是一個專門想要討好人的人。或者說是一種取悅他人的強迫症。做什麼都是為了要得到他人的讚許,甚至超過得神的喜悅。這樣的教會領導,做決定、做事的動機和目的都是為了要給別人看,所以事工一定會出問題。強迫自己去作自己不願意作的事,作不了多久,他就會精疲力盡,而且也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他的動機不純。路加福音10章的馬大有這種毛病。主耶穌來到馬大和馬利亞的家裡,馬大忙著給耶穌做飯,她真的很努力,要做一頓很豐盛的晚餐。不過她不是在服侍主,而是在自我表現,可惜耶穌好像一點都沒注意到她,也沒有稱讚她,她終於沉不住氣,對主說:「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在意嗎?請吩咐她來幫助我。」我想馬大期望著得到主的讚許:「馬大,神祝福你,沒想到你一個人忙成這樣子,謝謝你的愛心 。。。」可是主耶穌沒有這樣說,因為他知道馬大這時候只是想表現自己,所以主說:「馬大,馬大,你為許多事思慮煩擾,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原來馬利亞正在主的腳前坐著聽道。馬大此時所需要的是,放下手裡的事,放慢腳步,享受主的同在,聆聽主的教導。她的事奉應該是出於對神的敬虔,而不是出於義務。像馬大這種人的症狀是:

 (1)    一心只顧自己的表現,因而忘了更重要的事。
 (2)    因為錯誤的動機,使自己承擔了過多的責任,結果弄得心力交瘁。
 (3)    有完美主義傾向。

我要給有這方面毛病的領導的經文在馬太福音11:28-30:「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他沒有說,我有許多工作給你們做,而是說「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動機純正,心裡就平安,不會像馬大那樣焦躁。

5.  論斷與定罪——這種領導常用批判的態度對待別人和對待自己。不少缺乏安全感的人,容易論斷並定罪別人,或者責怪自己。而這種態度,往往導致自憐甚至自欺。列王記上19章的先知以利亞,給我們一個很生動的例子。在這之前不久,他剛剛在迦密山上為耶和華打了一場勝仗,戰勝了巴力450個先知,可是這裡因為遭到皇后耶洗別的威脅,他就逃到深山,甚至想自殺。因為他自責過分,完全失去了安全感。這種人有下面三個症狀:

 (1)    目光短淺,只見眼前和自己面對的困難。
 (2)    自怨自艾,抱怨自己受到不平的待遇,感覺深受打擊。
 (3)    對自己前途極度擔憂,怕自己會被淘汰和變得無足輕重。

讓我用哥林多前書4:3-5來鼓勵這方面有問題的領導:「我被你們論斷,或被別人論斷,我都以為極小的事;連我自己也不論斷自己。我雖不覺得自己有錯,卻也不能因此得以稱義;但判斷我的乃是主。所以,時候未到,什麼都不要論斷,只等主來,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那時,各人要從神那裡得著稱讚。」(林前4:3-5)

6.  操縱——為了要證實自己的價值,必須要操縱一切、控制一切。沒有安全感的人,往往想掌握控制權。我們都知道,在任何情況下,任何人,任何領導人都不可能完全控制局勢,因為最終的控制完全在神的手中。可是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上的需要勝過了理智。這往往是一些聰明人幹蠢事的主要原因。有的時候,旁觀者清,會很驚訝地說:這個人這麼聰明,怎麼會做出這種傻事?怎麼會貪這麼個小便宜。想控制局面的人,他們想的往往是「輸贏」,而從不想到「雙贏」,他們往往會耍手段,而不顧付道德代價,從而陷入各種危機;他們之所以不擇手段,是因為感到緊迫,覺得機會、資源都很快會失去。亞伯拉罕的妻子撒拉就有這個毛病。她發現自己不能生育,神應許要給他一個兒子,她等了許多年卻沒有等到,就想用自己的手段來得到。她讓亞伯拉罕和自己的使女夏甲同房而得了一個兒子以實瑪利,然而這並不是神所應許的。她就是沒有安全感,想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控制局面。結果是把家裡的關係搞得一團糟。當你我也像撒拉一樣試圖「掌握主動權」的時候 ,我們就會經歷類似的問題。這種人有下面這三個症狀:

(1)    讓環境決定自己對神的認識。
(2)    變得只顧自己,並操縱別人。
(3)    最終患上「殉道者綜合症」。

下面這段經文可以幫助有這種問題的領導:「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你們要呼求我、禱告我,我就應允你們,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耶利米29:11-13)  

我們剛才講了6種典型的缺少安全感的症狀。請好好思考反省,在你的生活中,什麼時候遇過這些症狀。請不要逃避,不要假裝它不存在,好好的去面對。在下一課裡我要教你怎樣擺脫這些捆綁,幫助你成為神所重用的領導。

相關訊息
領袖訓練初級課程第十四課 領袖如何面對考驗
領袖訓練初級課程第十六課 建立領袖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