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們總認為,孩子的早期教育是日後成功的保證。
十九世紀二十年代,父母擔心小孩無法在工業革命中生存;三十年前,父母認為一紙大學文憑,可保孩子日後謀生;到了新經濟的今天,家長們已無法確定什麼可以保證子女成功。唯一可行的是,盡早讓小孩接觸和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從彈鋼琴、打網球,到各種補習班等。
教會也認同早期信仰教育的重要性,兒童主日學正是優良的傳統之一。但由於今日的父母讓兒童肩負了太多重擔,兒童主日學已漸漸失去往日的吸引力。三歲的兒童從未出席主日學,已不再是稀奇的事了。
有些教會重新考慮兒童主日學的形式,正如時下的學前班、幼兒園的課堂以故事、歌曲和手工藝為主,兒童主日學也漸漸傾向於以故事、歌曲,甚至是舞蹈為主。這種擺脫教導、禱告與聖經的傳統,建立以符號象徵和視覺效果的信仰教育,確實為新時代的兒童主日學帶來了活力和爭議。
將形象為主的信仰教育引入兒童主日學的修女瑪麗弗拉納根(Mary Flanagan) 認為,信仰不是用來控制人,而是要體驗神的愛。她在六○年代為學前兒童設計主日學課程時,發現傳統主日學的缺點。在她看來,對下一代的早期信仰教育,應該是以形象為主,來教導兒童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
這種以形象為主體的主日學教導方式,並非避免有關上帝的教導,而是選擇以某些故事和活動形式,從兒童可以理解的現實生活環境,來傳達信仰,讓兒童從小就有信仰的體驗。
比如,在教導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時,重點不在十災,也不在紅海如何分開,而是讓兒童參與過紅海前的禱告,和過紅海後的歌唱和舞蹈,讓兒童遇困難時向神祈求和蒙應允後感恩的經歷。
並不是所有的兒童主日學專家都認同以形象為主的信仰教育。比如,曼哈頓灘第一路德會的兒童主日學,就堅持教導如何禱告和講解聖經故事。不過許多堅持傳統教導方法的人,如宗教研究協會的威廉斯沃特,也承認抽象的愛的概念無法吸引孩童,聖經故事反而可以讓他們學到如何赦免別人。
西方教會重視兒童信仰教育與聖經中耶穌的教導有關。在馬太福音十八章中記載,有門徒問耶穌“在天國里誰最大時”,耶穌便叫一個小孩子過來,使他站在門徒當中,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里就是最大的。”
因此,教會十分重視兒童教育工作。兒童主日學就成為教會傳統之一。許多西方人的聖經知識,大多數是早年在兒童主日學里學習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