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 and Share   
 
新聞焦點 -- 一場有關“反錫安主義”的風波 (1)

朱易
9/10/2006


在美國,反錫安主義(一譯反猶太复國主義)是個敏感詞。如果名人与這個詞連在一起,鐵定是個大新聞。

梅吉森7月28日因醉酒開車,被警察截停檢查,不知怎的扯上戰爭和猶太人,梅吉森口無遮攔,說什么戰爭都是猶太人開始的,他說猶太人應為戰爭負責。梅吉森隨后向猶太人社區道歉,表示那是酒后亂性所致,當不得真。

一般而言,酒后駕車要認真對待,酒后失言則不必當真,不過要是這兩件事都出在名人梅吉森身上,結果就不太一樣。梅吉森酒醉駕車,被警察攔下檢查,演成報紙頭版新聞,一時間梅吉森被視為反錫安主義的代表人物。

當然接下來的媒體中所出現的新聞,就是名人們就梅吉森的酒后醉話如何選邊站的報道,新聞記者不斷追著娛樂界名人們要他們表態。例如8月7日今日美國報,就列出一組表示理解梅吉森的娛樂界名人,認為他并非是反錫安主義者,只是有酗酒的坏習慣,應該原諒他,支持他,另一組娛樂界名人,則認為吉森可恥,更絕的是,他們中有的發誓絕不再与他合作,有的發誓再也不看他的電影。有趣的是,還有人是列在未決定之下,大概還在權衡該如何表態吧。

吉森是娛樂界名人,鬧得娛樂界紛紛表態也合情合理,但由于他曾拍過電影基督受難記,并受到美國福音教會的一致推崇,甚至可以說還沒有那一個文學議題讓教會如此團結一致。因此媒體也不放過教會的名人,一個個名牧師,也要發表個人看法。

福音派教會對待吉森的態度,華盛頓郵報用一句話概括,“福音派痛恨吉森的罪,但擁抱他的受難記”。酒醉駕車和口無遮攔,當然不可能得到教會牧師認同,但如果說吉森有反錫安主義思想,那么這种思想就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可能體現在他的電影作品中,那么就涉及到對基督受難記的評价了。而這當中就涉及到了教會的立場。因此大多數被媒體訪問到的牧師,都十分小心,避免否定基督受難記。

基督受難記還未上映時,就受到猶太社區的責疑,認為是一部宣揚反對猶太复國主義的電影。因為電影渲染了猶太人殺害耶穌的細節,并借用圣經中的話,讓猶太人表白,“讓流耶穌的血歸到猶太人和猶太人的后代”。這讓猶太社區感到會掀起反猶太主義思想來。

基督受難記最后上映時,把這句話刪除,并在電影結束時,以字幕方式陳述,有多少猶太人在二戰中死去。電影上映后的事實證明,基督受難記并未引發反猶太复國主義思潮。

愛家協會主席道生牧師的態度是:吉森的言行是傷害性的和不幸的,但与基督受難記毫無關聯,基督受難記是本世紀最好的電影。超大型教會新生命教會的主任牧師,也是全美福音聯合會的主席特。赫格德認為此事值得關注,但目前還看不出有重新評价基督受難記的必要,他此舉基本上划定了福音派教會的立場底線:即不贊成吉森的言行,但那是個偶發的不幸事件,与他的作品無涉。這是比較公事公辦的態度。

不過還是有不少牧師更體現出寬容和慈愛,他們會為吉森辯護兩句。同樣也是全美十大教會之一,會友有兩万人的社區教會的一位同工就指出,人喝醉了酒就會說些違背他本意的話,當不得真,再說他不在現場,又沒听見梅吉森說話,因此無法去論斷。


相關訊息
身心靈醫治的四十天禱告 (31) : 求神的榮耀降臨
The Pandemic that is shaking the Nation
《2006年9月9--15日網上崇拜》 (1)
《2006年9月9--15日網上崇拜》 (2)
網上主日學: 哥林多前書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