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 and Share   
 
海外帳戶逃稅,風險大
9/6/2006


任何一個國家的稅務部門,都會聲稱對其公民全球的收入課以所得稅,美國也是一樣,但是問題是一個國家的行政範圍被限制在國家之內。如果公民不願如實申報在海外的收入,國稅局似乎能夠查證的能力不高,有點無可奈何,因此許多海外工作的納稅人是否如實申報收入,就成為國稅局將業務伸展出國門,認真加于追蹤的理由。

不知是國稅局能力有限,追查不力,還是民眾有錯誤觀念,認為錢到了海外,國銳局就無能為力了。近年來國內的有些納稅人雖然沒有所謂的海外收入,但也打起海外逃稅的主意。他們為錢只要到了海外,就只有天知地知,而山姆大叔不可知,所以就不必納稅了。

舉一例子,有人將房屋出租,但只收現金作為房租,將現金換成現金支票,寄到國外的銀行戶頭上存起來,一旦出國旅游,就可享受大筆免稅現金,心里還在笑山姆大叔,不過是個傻大叔而已。

由于近年來國際網絡的發展,使得國人可以不出國門,就借由網路來開設管理境外的銀行戶頭。因此,他們可以隨意地將錢匯出境外和調錢進來。當然許多人這樣做的目的並非是為了逃稅,而是為了商業和旅行的方便。據財政部的調查顯示,從1995年到1999年的四年間,美國國人的境外存款戶頭上升了百分之二十,共有十六多萬戶,而這只包括了那些老老實實在稅表上申報的納稅人。據國稅局估計,有海外銀行戶頭的納稅人中,百分之九十的人將不會如實申報他們有海外戶頭。

經濟全球化使得個人的理財範圍可以伸出國門之外,但相應的全球化也使得國稅局有機會與境外金融機構合作,共同防堵非法金融活動的漏洞。國稅局采取許多納稅人意想不到的措施,從而使想利用海外帳戶逃稅的風險大大提高了。

比如,前面提到的將收到的現金換為現金支票,存入海外帳戶的逃稅之舉,後來被國稅局查獲,國稅局發現這個秘密不是由于國稅局神通英明,而是出于一種意外。一家金融機構在一個與此案無關的金融案件中與美國政府和解,同意交出其所有的托管戶頭的紀錄,結果,這位逃稅高手原形畢露。

采取境外存款逃避所得稅的繳納,其後果嚴重到入獄,罰款不等。當然,這些人也聲稱其實他們不是要逃稅,而是將資產分散,降低銀行的風險,但國稅局不信這種說詞。

盡管國稅局努力不懈,且有所收獲,但是失去的稅款恐怕也不在少數。沒有一個機構真正可以算清國庫到底從這項海外漏稅項目中損失了多少。有人估計,一年少說也在七百億元左右。一些國家向來有鼓勵外資前來存款並采取保密的政策,這也鼓勵了海外開戶的做法,而且國稅局幾乎無法拿到任何證據。

許多被抓個正著的案子,其實並不是國稅局的辦事有力,而是其他案子的付產品,如販毒走私,洗錢等行動,因此,不要抱著一個僥幸的心理,以為錢存在海外,就不會引起國稅局的注意。事實上,也許一舉一動已被販毒者注意,並告知了國稅局的探員了。如果國稅局真正能做好這個防堵工作,國庫少說一年也可增多幾百億元的收入,山姆大叔其實不傻。

隊國稅局在這方面采取了許多措施之外,近年來,國際社會這方面的情況也有了不少的變化。對用戶保密最為著名的瑞士銀行,由于二戰的德國帳戶問題飽受批評,所以,近來對是否會放棄一貫采用的不計名字的保密政策有所松動,甚至可能由公民表決是否放棄。其它國家也由于為了防止國際金融風暴和洗錢活動,不斷加強合作,區域貨幣的出現使這種合作更為緊密。利用海外戶頭想逃稅的用戶,慢慢就會感覺到國稅局隔國也有眼,所以,還是得回到如實申報海外戶頭的正道上來。


相關訊息
楊檢察官: 反幫派恐怖罪行
商業文書顧問: 電子郵件– 轉寄及插畫
摩西方案拯救威尼斯
身心靈醫治的四十天禱告 (30) : 憐憫人的神
《2006年9月2--8日網上崇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