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 and Share   
 
釋經講道學(第十五講)

張子華牧師
11/14/2004


主體(2)

經文﹕路6﹕17—25

  1. 背景﹕它是馬太福音「登山寶訓」中「八福」的「路加版」?
    從17—19節可以看出,顯然它是耶穌對門徒講的。
    1. 貧窮的人有福了,富足的人有禍了
    2. 饑餓的人有福了,飽足的人有禍了
    3. 哀哭的人有福了,喜笑的人有禍了
    4. 為人子被恨被拒絕的有福了,世人都稱讚的有禍了

  2. 問題﹕凡貧窮人都有福嗎?凡富足人都有禍嗎?
    凡哀哭的都有福嗎?凡喜笑的都有禍嗎?
  3. 失落的焦點﹕很多事奉神的人不領會「獻身事主需付代價」的道理。
  4. 主流思想﹕鼓勵事奉神的人要甘心樂意為主付代價
  5. 講章大綱﹕
    第一個和第二個對比非常接近,可以合併
    1. 凡願付代價的工人,都甘心輕看世上的豐富,願意為主成為貧窮
    2. 凡願付代價的工人,都甘心輕看世上的喜樂,願意為主而哀哭
    3. 凡願付代價的工人,都甘心輕看世人的稱讚,願意為主受辱

  6. 處理問題﹕沒有提到的經文可以—
    1. 可以放在講道的內容中講
    2. 可以在每一點中帶出來
    3. 可以放在結論中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