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 and Share   
 
釋經講道學(第十三講)

張子華牧師
11/16/2004


組織救贖講章原則(三)



  1. 這段經文有什麼意義?

  2. 我如何知道這段經文的意思就是這樣?

  3. 作者寫這段經文,他最大的關心是什麼?

  4. 我們和當時的作者,以及接受者,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5. 我們應該如何去回應聖經的真理?
    1. 這段經文和我有什麼關係?我現在的景況是什麼?我如何需要這段經文?為何我需要這段經文?這段經文對我有什麼特別的意思?
    2. 如何把這段經文變成講章
      1. 例一﹕撒下12﹕7—「你就是這人」
      2. 例二﹕太六28—30—「你這小信的人」
      3. 例三﹕書24﹕15—「我和我家必定事奉耶和華」

    3. 回答下面的問題﹕又怎麼樣?這是個行動的問題。我需要有什麼回應?
    4. 從「有什麼意義?」變成「對我有什麼意義?」—把經文個人化。
    5. 特別留意﹕如何按部就班的把真理一層一層帶出來,而且向著高潮邁進?


  6. 我們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去傳達內容和應用的答案
    1. 注意講章的結構—上帝的創造是有美好計劃的。聖靈會在我們預備的時候在我們裡面工作
      1. 要把不同的意義變成一個主流的思想
      2. 安排主點和副點,使它有條不紊—是聖靈在我裡面長期工作的結果
      3. 簡化那些複雜的思想
        1. 保持簡單的簡單
        2. 把複雜的變成簡單
        3. 千萬不可賣弄學問,把簡單的變成複雜

    2. 要用那些能夠讓會眾明白深奧道理的字眼兒